朝“问”健康丨清明时节“春困”“春燥”怎么办?食补方子请收好
时间:2025-04-07 17:27:29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朝问健康,健康生活。昨天是清明节。清明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,是养生的重要时期。

在这个时期气温回暖并逐渐稳定,降雨增多,自然界生机勃勃,人体也应顺应自然规律,进行适当调整。那么,值此时节,应该如何养生?又该注意点啥呢?今天的朝问健康,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清明时节养生的那些事。

清明前后养生“黄金时节”

清三气防湿寒

1.清明时节——清心气

清明祭拜祖先,许多人睹物思人。若长期沉浸在悲伤里,情志抑郁,容易导致阻滞气机而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等疾病。因此,可通过户外散步、踏青等活动,稳定情绪,保持心情舒畅。

2.清明时节——清肺气

清明前后,天气忽冷忽热,温度变化大,此时呼吸系统易受到损伤。每天抽出15分钟进行扩胸伸展运动,深呼吸,多接触新鲜空气,可增强肺功能。

3.清明时节——清肝气

清明时节,容易出现肝气升发太过或肝气郁结的情况。因此,养肝的关键不在补,而重在清。应“夜卧早起”,但也不可熬夜。尤其应保证23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的深度睡眠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清三气很重要,它是调节人体的内脏。经过这一个冬天,温补也好,或者活动的少也好,肝腑内有郁气,体内有浊气,甚至有些湿气,应该都把它排掉,梳理开,能够达到养生的目的,为一年的身体劳作做一个好的调理。

清明时节“春困”“春燥”怎么办?

春季,万物复苏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容易出现急躁、上火等“春燥”反应。“春燥”是春季常见的健康问题。

此外,随着气温升高,人的身体毛孔、汗腺、血管开始舒张,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。有些人会出现乏力、精神状态不佳等状况,这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春困”。那么,针对“春困”“春燥”该怎么办呢?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“春燥”原因是三个方面,一个原因是春天的温度高了,如果补充的水分不及时,就会出现“春燥”的感觉;第二个原因,春天往往多风,黏膜水分蒸发比较多,所以春天感到口干,甚至眼干、鼻子干,这也是经常出现的;还有肝气过亢过盛,体内有肝火旺盛也易伤阴。

1.防“春燥”关键在补水

防“春燥”的关键在于保持体内水分充足,增加水分摄入:每天饮用不少于8杯水(约2000毫升),以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湿润度。

尽量避免食用辛辣、油炸食品,以免加重体内燥热。

早晚使用滋润型的护肤品,尤其是在洗脸和洗澡后,应及时涂抹乳液或面霜,以防皮肤干燥。

2.清湿气 防“春困”

清明时节,许多人容易出现“春困”,“春困” 与阳气不足、脾阳虚、湿浊内滞有密切关系,因此在春季养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肝、健脾、祛湿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要按照《黄帝内经》里所讲的“晚卧早起”,尽可能地早一点睡,早晨一定要早起,适应自然界的节气,阳气生发,保证好的睡眠是很关键,同时健脾也很关键,我们用一些健脾的中药,脾虚湿重比较明显的,可以用一些中药补中益气、祛湿。

“春困”会让人感觉非常疲惫,因此很多人会每天多睡一会儿。特别提醒大家,其实多睡一会儿并不能缓解春困,睡眠时间过长还有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,让人感觉更疲劳。

清明节气

食补方子请收好

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,潮湿的空气里可能藏着健康隐患。那么,清明节气如何运用传统药膳,养生防病呢?接下来张伯礼院士为您推荐的这个食补方子请收好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这个节气如果涉及有脾虚湿重的人,我推荐一款药膳的粥,这粥名字叫茯苓薏米粥, 它的组成是白茯苓、薏仁米、赤小豆,加上芡实米就是鸡头米,但是煮粥它不黏稠,可以加一点儿稻米。如果脾虚比较重可加点小米,这个季节经常喝一点,可以健脾利湿,可帮助解决春困和湿重的问题。

春食采摘野菜要谨慎

此外专家提醒,清明时节,新鲜的野菜种类丰富,包括野生羊肚菌、荠菜、蕨菜等。这些野菜人们不仅爱吃,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。但采摘野菜需要谨慎,不认识的别乱吃,路边的别乱采,以免误食不熟悉的种类而引发食物中毒,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。

保护我们的健康

你“踩雷”了吗?

清明节气,呵护健康,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,下面这些误区,请务必绕开。

“春补”就等于“大补”对吗?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肯定不对,我们讲春气升发,这种情况下,对这个大补的东西是忌讳的。冬令进补冬天可以补,春天不能大补,如果是脾胃虚弱的人,可以适当做一些调养,清补也不能是大补。因为在大补以后,特别是春季阳气生发,如果用一些大补的药,它可以使阳气过亢,甚至造成肝火上炎, 对人造成伤害,所以春天不能大补,可以清补。

清明前后湿气重 “祛湿”药既减肥又养生对吗?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这也不对,确实是胖人湿气重,但是说祛湿的药能够减肥,这就不对了。祛湿药只是调节体内过余的湿浊,体内湿邪太盛,我们通过一些药物来调理,使脾气健运,通过利湿、化湿、泻湿、排湿把湿给化掉了,这样调节人体脏腑的功能,而跟减肥没有直接的关系,所以不是说利湿的药能减肥。

春季 “轻断食” 可以养生、减肥对吗?

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:这个也不对。轻断食这个方法,有很多的报道,这里边有一个很大的错误的观念,轻断食是可以的,但是它不是养生的好方法。我们平常就强调,特别是中老年人吃饭七八成饱。不要吃得过饱,这个饱的概念怎么弄呢?到下次吃饭的时候肚子有点咕噜咕噜,想吃饭了,说明你上次吃的量正好,所以这种掌握一个饱的标准很关键。

标签:

最新
  • 朝“问”健康丨清明时节“春困”“春燥”怎么办?食补方子请收好

    朝问健康,健康生活。昨天是清明节。清明也是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气,

  • “哪吒是唢呐,敖丙是琵琶,太乙真人是……”

    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简称《哪吒2》)全片快要送审前,唱作人唐汉

  • 重构办公生产力边界:鸿蒙原生版飞书实现一站式无缝办公协作

    在鸿蒙生态加速落地的关键节点,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在微博上分享与

  • 2025年增加资金规模、扩大支持范围——“两新”政策加力扩围

    1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发布《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

  • 西渝高铁斑竹院特大桥跨高速公路连续梁合龙

    中新网重庆12月11日电 (张旭)记者11日从京昆高速铁路西昆有限公司

  • 从新人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——优秀主播队伍该怎样炼成

    今年的双11售卖季,不少消费者发现,活跃在各个电商和社交平台上的

  • 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将为350万户京津冀家庭供气

    11月26日,位于渤海唐山海域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

  • 杭州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 创业创新热潮涌动

    中新网杭州11月26日电(奚金燕 俞仁杰 鲍亨利)26日中新网从杭州市

  • 张颐武:全球化面临挑战,文明互鉴是当务之急

    在由中国新闻网主办的平行论坛文明大家谈——中法文化大师沙龙中,

  • 2025世俱杯下月抽签 首次由32队参赛

     新华社日内瓦11月11日电 国际足联11日宣布,2025年国际足联

  • 中新健康丨北京密云将打造京津冀区域医药健康产业重要承载区

   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(记者 陈杭)8日,北京市密云区举办生命健康

  • 淮南市凤台县首家异地科创人才飞地揭牌

    近日,复旦国金——淮南市凤台县新能源产业科创人才飞地揭牌。这是

  • 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正式开始 结果拟于11月公布

    今天上午8点半,2024年医保目录现场谈判竞价在北京正式开始。根据此

  • 社旗县法院:无证驾驶致人死亡 保险公司赔不赔?能否追偿? 天天观察

    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无证驾驶、醉酒驾驶均系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,

  • 环球今热点:头戴式蓝牙耳机佩戴方法是什么?如何看蓝牙耳机型号?

    头戴式蓝牙耳机佩戴方法是什么?1 将耳机轻轻放在头顶,确保头梁与

  • 江苏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

    我省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紧盯风险摸清底数 专项行动推进

  • 旅游
    • 中国黄金投资金条价格今天多少一克(2023年08月23日)

    • 8月21日部分饲料原料汇总

    • 位于天府艺术公园旁,金牛这所品牌分校2023年秋开办!

    • 助力雄安新区建设28套气象站 填补白洋淀流域监测空白